公路监理师:加快公路养护机械化实践与探讨
加快公路养护机械化的目的在于:提高公路养护质量;适应恶劣气候和自然灾害情况下的养护需要;实现快速养护,保障道路畅通;增加养护的科技含量,提高养路工人的技术素质,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保护现有养护资源,拓展未来养护市场。其意义是深远而重大的。怎样加快实现公路养护机械化?笔者认为:必须尽力做好如下工作:
一、更新观念,走出认识误区
公路养护机械化是现代公路养护生产先进性的基本标致,是实现规模化现代养护生产方式的保障,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巨大的,正在逐步形成共识。但仍有一部分同志,没有走出认识的误区。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公路养护机械化的顺利发展。
误区一:养路投资少,首先要保证人员工资和材料费到位,计划排不过来,无钱买机械;
误区二:使用、维护机械需耗费养护经费,用人工比用机械便宜、省事;
误区三:使用机械后,将有更多的富余人员不好安置,分流压力大,不如少用或不用机械,大家分一口饭吃算了;
误区四:定额制定须考虑的因素多难于合理,计量支付工作量大难于准确,机械养护专业队人多、机械多管理复杂,不如仍采用小道班管理模式,按计划下达路况、经费指标,实行总包干,综合记分考核核发员工工资省事;
误区五:集资、入股等购置的机械,不便于管理,原有机械吃养路费就已经受不了了,再加上集资机械,“机吃路”将更不好控制。
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有的单位近年来一方面很少或干脆未曾安排、也未采用其他方法筹措资金购置养护机械;另一方面,用少得可怜的经费购置的机械,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和欢迎。机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并不乐观,导致有的集资户未到期就要求退还集资款,而夯实效果极佳的震动夯、平板夯等小型机具,在开过现场演示、推介会后,几乎闲置在料具室而无人问津,压实路面仍然采用拦车碾压。究其原因是认为使用机械麻烦、需耗油,殊不知拦车碾压的作业方式,达不到应有的压实效果,所造成的路面维修当年修当年烂或次年烂的损失将是机械油耗的多少倍。深究起来,主要还是未能走出上述认识上的误区。如何走出误区,关键在于更新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