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网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机械网服务 | 免费注册会员 |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取回密码
机械商城 机械商机 机械产品 机械资讯 机械展会 机械黄页 机械知识

商机 产品 资讯 公司 商场 展会      低温冷榨 动力电池气密 立式多级气流 松下涡旋压缩
资讯内容
从人工打捞到机械化作业——重庆“清漂队长”见证长江清洁之路
中国机械网 发布时间:2018/06/29
从人工打捞到机械化作业——重庆“清漂队长”见证长江清洁之路
  新华社重庆6月28日电(记者刘恩黎 赵宇飞)“曾经到了这个月份几乎满江的漂浮物,在洄水的地方还会构成废物山,岸上都能闻到阵阵恶臭。”刘古军站在清漂码头指着江面说。
  刘古军出生在长江三峡库区的重庆市万州区,从小枕着汽笛涛声入睡、听着川江号子长大,家中代代捕鱼为生。
  2003年三峡工程二期蓄水,库区江面呈现很多漂浮物。树枝残叶、修建废料、农业秸秆、塑料泡沫……成吨的漂浮物顺水漂来,若不及时整理,不但会引发污染还将严重影响船只的安全通行。
  这引起了当地政府高度注重,可清漂面积广、整理难度大,大船清漂也不灵活,不少清漂公司纷纷打了退堂鼓。
  刘古军跑到当地环保局毛遂自荐,标明自己情愿建立一支清漂部队。于是,刘古军抛弃了一天几百元的跑船生意,带领十几条船、几十个人组成了万州长江清漂队。
  刘古军的决议首要得到了妻子夏春梅的支撑,她跟着老公上了船队,成了清漂队的“总后勤”。“那时候既当采买又当炊事员,每天天不亮就要做好几十人份的早餐。”夏春梅说,“清漂很辛苦,我就尽量把后勤做好。”
  开端组成的清漂队由几只粗陋的小渔船组成,清漂作业比捕鱼辛苦,尤其是三伏天,队员们除了高强度的体力活,还要忍耐酷热的盛暑。“夏天那是真热啊,甲板上温度能上80度,在上面两分钟就能煎熟一个鸡蛋,队员们个个皮肤晒得乌黑。”刘古军说。
  因为东西落后和经历匮乏,就算每日早出晚归的辛勤清漂,却也整理不了多大面积的流域。“废物这么多,这么捞肯定不可。”刘古军回忆,那时每条船的承载量都小,稍微捞满就得回码头把漂浮物送回岸边处理。
  为提高清漂功率,刘古军亲身规划将自己本来的鑫洋轮渡改装成了一艘承载量达40吨的清捞中转船,此外熟悉水情的他将主流域和20多条支流等要点区域进行了规划,制作出一张清漂水域图,协助队员们摸清漂浮物的活动线路和规律。
  “重新排兵布阵后,清漂船和中转船各司其职,队员们的清漂手法逐渐老练,打捞功率一下就上来了。”刘古军说。
  现在,清漂作业逐渐从人工打捞变成了机械化作业,而刘古军的清漂配备也已转型晋级。
  “从2009年开端,我们逐渐引进机械化清漂船,而现在你看到的这两艘‘江洁003’现已能够全方位主动化地打捞了。”刘古军说。
  三艘青蓝色的全主动清漂船并排停靠在码头,配有主动清漂网兜、机械履带以及液压驱动的高性能发动机,这样全主动化的清漂船动力强、整理规模广,已逐渐成为长江主航道上的“清漂主力军”。
  万州区市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通知记者,这几艘是第三代全主动清漂船,一小时能整理近50吨废物漂浮物,是人工打捞量的10余倍,曾经纯人工打捞时一条船需求十人,现在这样的机械清漂船加上驾驶员只需三人就足够了。
  现在,清漂队共有机械化打捞船、废物中转船、调度船和法律艇共15艘,2017年共整理水域及消落带废物和漂浮物2.8万吨。
  “现在不只是科技在前进,社会各界也开端注重长江生态,曾经沿岸违建的化工厂、电池厂封闭了,不合法营运的餐饮船没有了,周边居民的环保意识上来了,有了举动,青山绿水就回来了。”站在万州长江大桥下的清漂码头,看着一江碧波和两岸碧绿,刘古军泛着笑容说。





推荐给朋友 发布资讯 评论 关闭窗口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版权所有:机械网 邮件:webmaster@cnmachin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