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沛县成功推行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
7月17日,记者来到沛县湖西农场三分场孔庄村,这儿秸秆机械化还田与水稻机插秧技能耕种的4600亩水稻全部返青后现已封行了。永昶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沈化昶说,咱们农场通过10多年的实验、演示、推行,现在现已形成了一整套合适本地特色的秸秆还田+机插秧技能。
沛县农机局局长王福兴说,从1999年以来,农机推行站通过16年的探究,形成了一套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的夏日麦秸秆机械化还田与水稻机插秧技能集成。这两项技能能够满意不一样后续工作的农艺请求,全县现有的农机装备和出产工艺已完全符合这一技能请求。
湖西农场是沛县推行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的样板。通过多年的还田使用,带来的生态和经济效益深得农户欢迎。耕田大户沈化昶说,今夏,他栽培的400多亩小麦又喜获丰收,均匀亩产突破650公斤。除了推行新品种、新技能和各项管理办法到位外,秸秆全量还田也是推进粮食增产的一大缘由。他通知记者,机收时联合收割机上都加装秸秆破坏设备,在收割的一起将麦秸秆打碎,然后再配套还田机械工作,让麦秸秆变成下茬水稻的基肥。这种全量还田方法从根本上处理了传统的秸秆处理难题。
沛县农机推行站站长孙志远介绍,秸秆全量还田技能,可一次完成麦稻秸秆切碎、旋耕、混合和覆盖,秸秆翻埋数量大、效率高、质量好,能满意不一样后续工作的农艺请求,既能够防止秸秆燃烧带来的污染和损害,又能够将秸秆作为有机肥料,改进土壤、培肥地力。
如何确保秸秆还田后,不能影响下一季的农业出产?孙志远通知记者,从农机规划到田间操作,有必要重视农机农艺相融合。这几年,沛县连续评选“十佳机手”,即是要让机手在懂得农机常识与技能操作的一起,也要对不一样土壤与作物的习性等有所了解。“咱们订制的农机具也会对于不一样区域作物、土壤、气候等不一样条件和状况,展开定制化出产。”
本年,由于雨水充分,水稻机插秧的优势进一步凸显。沛县农机局科技质量科科长邱大召通知记者,本年全县共推行机插秧43.1万亩,机插秧比直播稻提早15天育秧,禾苗早播早发,在暴雨前就发足了苗。直播稻少了育秧进程,种子受雨水浸泡影响,成长滞后、苗黄僵弱,即使暴雨后排涝及时,禾苗还是受到了影响。
为鼓励农户施行秸秆还田,从2010年开始,沛县对所承包土地没有发生秸秆燃烧,并施行秸秆还田的农户给予每亩每季40元的机耕工作补助,农人种秸秆还田积极性比年提高。本年全年完成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71万亩,远超原计划的36万亩,完成了秸秆机械化使用的良性循环。 |